第一百四十七章 BI公司的抉择!(求订阅) (第1/2页)
BI公司当初研发“毒素过滤催化剂”的理由很简单。
根据隔壁同为德国企业,且是全球最大的血液透析公司费森尤斯医疗最新统计数据:
目前全球大约有550万名尿毒症患者,其中有450万患者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,单是耗材市场每年销售金额就高达170亿美元。
不想分杯羹吗?
肯定想啊。
除此以外,随着全球各国相继禁止从死刑犯身上获取人体器官,肾脏的来源仅仅就只能通过志愿者捐献以及家属提供肾源。
这意味着能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会更少,绝大多数患者都只能接受血液透析。
再加上近些年随着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增多,全球尿毒症患者也呈现每年15%左右的速度增长,未来几十年,需要透析的患者只会越来越多。
可以说,
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,血液透析都是一个“高景气度”的医药赛道,谁不心动?
当然,
透析液市场已经被隔壁“费森尤斯医疗”垄断,想要挤进去已经很难,BI公司只能另辟蹊径,瞄准了“大分子毒素催化剂”这一小众的赛道,
只要真能将血液透析过滤率从现在的85%提升到92%,“毒素过滤催化剂”必然受到市场的追捧,甚至吃五十年的红利都没有问题!
可是现在!
青山药业“肾毒清透析针”的横空出现不仅开始抢占现有的血液透析患者,更是凭借其有可能对“肾病四期”有延缓效果,有可能极大的减少未来尿毒症患者的数量!
特别是最后一点,简直是断了整个“血液透析市场”的未来前景!
BI公司德国总部,14楼豪华会议室里,五名高层人员神色异常凝重。
“总裁先生,我当初就应该想到‘肾毒清透析针’有可能对我们‘BI-毒素过滤催化剂’带来的影响;
我没有注意到,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这是我的失职!”
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,副总裁汉斯打破沉默,率先站起来承担了自己的责任。
作为“BI-毒素过滤催化剂”项目的主要负责人,他必须站出来背锅。
足足三十秒后,坐在正上方、满脸严肃的总裁杜斯曼才缓缓摇摇头:
“汉斯,这件事情并不能全怪你,谁能想到青山药业研发速度这么快,价格还这么低呢?”
“我想不仅仅是我们,恐怕连隔壁‘费森尤斯医疗’为首的一众血液透析公司都没想到青山药业的‘肾毒清’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!大到影响了整个行业!”
汉斯微微松了口气,心里感到了一丝暖意。
杜斯曼总裁虽然不太近人情,但此时此刻他并没有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。
不过,
略微放松后,他又不得不再次直面这个麻烦。
略微迟疑,开口道:
“总裁先生,现在整个‘血液透析市场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,我们的‘毒素催化剂’项目也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!”
“现在我们必须要做出抉择,您看我们是继续按计划投入更多研发资金展开下一阶段的工作,还是……”
“暂时搁置‘毒素催化剂’项目。”
说着,汉斯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,又补充道:
“还有一个情况我也必须一同讲出来,虽然有些残酷……”
“根据最新的消息,我们隔壁费森尤斯医疗已经开始准备大幅度降价,据说这次他们的‘透析液’、‘透析过滤器’等耗材降价幅度将超过30%!”
降价30%!
这个消息让本就凝重的会议室气氛变得雪上加霜。
几名高层惊讶的对视一眼,眼神里全是无奈。
说的难听点,当初成立“毒素过滤催化剂”项目就是为了赚钱的,现在催化剂还没研发出来整个行业就大幅度降价进入寒冬,
如果继续投入,即便研发出来后还能赚钱吗?
所有人目光看向了正上方的杜斯曼总裁。
杜斯曼同样眉头紧锁,思索许久后,他皱着眉挥了挥手,并没有直接回答。
“汉斯,你先说说现在‘毒素过滤催化剂’项目的情况。”
“好。”
“大半年前,我们临床一期试验的时候,‘催化剂’的临床数据仅为2.5%左右,
经过两个多月寻找问题,我们确定了是因为‘催化剂’在透析机里和血液反应时间过短,所以造成了‘催化剂’无法完全有效分解大分子毒素,从而造成了数据不及预期。”
高层们微微点头,这个情况当初大家就都了解了。
“毒素过滤催化剂”当初在实验室的时候确实能快速、有效分解血液里的大分子毒素,但应用在人体试验后才发现;在人体环境、血液流通的情况下,“催化剂”最少需要一小时以上充分融合才能达到90%以上的有效分解效果。
“当初我们想了几种解决方案:”
“第一种是让患者在透析前提前一小时注射我们的‘催化剂’;”
“第二种则是,增加透析时间,将原本4小时的透析时间提高到5小时!”
“但这两种方式都要增加患者的透析时间,所以当时都被否定了!”
“后来就剩了两种方式:”
“第一种,就是想办法提升催化剂的分解效率,让其在有限的时间里,在透析机里配合透析液完成大分子毒素过滤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