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9章 真实的对比,海瑞奏疏进京(求订阅) (第1/2页)
京中。
在京营官兵和五城兵马司日夜不停的清理下。
终于是将京城内外的道路积雪给清理干净了。
京营的官兵则是在城外,分营分段的,负责官道和运河河道的积雪结冰问题。
愈发临近年关。
南边海量的货物,都在往京城里转运。
官道不能堵塞。
河道更不能堵塞。
保障京中皇室和达官贵人们,能够一如既往过一个安稳富足年的任务。
是必须要确保的。
顺带着,京中居住的几十万百姓的日子,也必须要保证稳定。
而到了年底。
朝廷里,有的衙门便愈发闲散起来。
而有的衙门,却又会更加的忙碌。
户部就算是最忙碌的地方了。
大明两京一十三省,百万大军,所有的钱粮收支,都需要赶在年底前整理出来。
一年耗费了多少钱粮,又收上来多少钱粮,都需要有一个明账的。
但严绍庭这个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,却和户部其他人时下状态截然不同。
当别的清吏司,还在忙碌着整理各道账目的时候。
浙江清吏司的账目,已经有高务观和徐琨两人,带着清吏司的官吏,快要整理出来了。
这两人,如今在浙江清吏司,卯着劲要争一个高下。
反倒是让严绍庭得了个空闲。
有老道长当初的口谕,他如今虽然说不用再往各部司送驾帖,但每日还是照例送去。
让人送完了驾帖。
严绍庭就躲在了家中。
“之前百姓们虽然有些不解,可是等这一场雪下来,大伙也都明白了今年为何不先发分红,反倒是纷纷赞扬起侍读未卜先知。”
“煤炭和口粮,也都分发下去了,还有纺织厂那边也在军需之外赶制了一批衣、被,按照人数分发了下去。”
“因为积雪,周监正今年要在冬季继续清理沟渠,开挖新河塘的事情,也暂时停了下来。”
“总不能让百姓们都在外面冻着。”
趁着朝廷将连通昌平的道路积雪清理干净。
但其实是为了打通连接居庸关的道路,保障物资供应到关口外。
徐渭一早便赶着马车,进了城,到了严府,将最近昌平的事情做了一个总结汇报。
严绍庭为徐渭倒了一杯热滚滚的大红袍。
里面还放了红枣。
算是为其驱寒。
而后,他才开口说道:“天寒地冻,谁都不许出门干活,再去太医院买一些上好的冻伤膏备着。百姓们不懂,现在闲下来说不定就要出门进山,抓些野味,或者旁的什么。若是冻伤了,就要立马医治。”
徐渭点点头:“都已经备好了,太医院那边没要钱,说是侍读心善,昌平百姓有福,他们也愿意出这份力。”
严绍庭有些意外。
没想到,竟然还能有这等实惠。
他开口道:“等开春后,送些菜蔬给太医院。然后若是有机会的话,和太医院商量商量,咱们昌平的百姓日后从山上采摘草药,能不能卖给他们。”
徐渭笑着点头:“这事也早就定下来了,不光是山上采下来的草药。太医院那边还说,若是侍读点头同意,他们愿意提供种子,让咱们昌平的百姓负责栽种,他们照单全收,价钱好说,但必须要保证种出来的草药,是按照他们要求种的,不能以次充好。”
严绍庭闭上了嘴。
昌平现在很显然已经不需要自己去分心专门料理了。
似乎自从那一日昌平大辩论后。
昌平就已经成了一个样板间工程。
太医院愿意将种植草药这等高价值的生意,交到昌平,便是一个明证了。
似乎现在的昌平,就连自己都有些看不懂了。
严绍庭又问道:“那红薯呢?可都收仓了?现在昌平,都还在做些什么事情?”
“收上来了。”
徐渭此刻也是满脸红光,小心的看了一眼四周,然后凑到严绍庭耳边,小声说道:“让周监正算好了日子,赶在降雪前收上来的。当时学生就将人都赶走了,自己带着府上的人称重的。算下来,一亩能有十担的产量呢!”
严绍庭面露意外。
这事,自己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。
不过十担的亩产,也在意料之中。
他看向徐渭:“为何这件事当时没送过来?”
徐渭说道:“此等亩产的庄稼,学生和其他人都没见过。但是今年只在山上种的,学生和其他人定好了,等明年开春后,除了山上继续开垦种植。还要划一块地出来,专门追肥种一批红薯,估算着到时候产量还能再往上提一提,等有了数目,侍读再上报朝廷。”
严绍庭不由的定睛看向徐渭。
虽然有些意外。
但这事,他算是看明白了。
合着就是徐渭在昌平带着一帮人,准备给自己憋一个大功劳。
虽然他们都没有见过亩产十担的庄稼,但他们更坚信若是有好地,这亩产还能往上提高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