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八二章 火炮战舰与时代差距 (第2/2页)
最终的更换也可以算是不得不换,因为美国人已经换了,其他国家也不会跟英国人耗着。
家大业大的英国海军,在时代变革到来的时候,都是最为痛苦的时候。
也都是其他国家追赶英国这个领头羊的最佳时刻。
现在的大明就没有这些问题,朱简烜这个皇帝的权威是无可置疑的,推动的还是非常合理的改革。
根本没有人站出来问怎么安排还在扩张建设中的煤炭产业的问题。
这种问题就是他们需要解决的。
这也不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,军用舰船未来会转向燃油动力,但是民用船舶却不会马上放弃廉价的煤炭。
现有的加煤站未来可以继续供应民用船舶。
与此同时,原有的大量蒸汽机驱动的工厂,以及正在迅速扩张的电力产业,都需要越来越多的煤炭。
军用船舶退出来的这点产能,不会影响整个煤炭产业的稳定。
朱简烜安排完了航母和战舰的大项目之后,又继续安排了一批规模较小的科研项目。
比如说电动洗衣机和空调。
比如说装甲战车,也就是前世的坦克和装甲车。
比如说更安全的新型炸药,也就是前世俗称TNT的三硝基甲苯。
比如说用柴油机和铅酸蓄电池驱动的潜水艇。
比如说热动力鱼雷。
朱简烜这次在科学院和工程院停留了三天,把自己安排的事情都跟工匠们讲清楚。
然后才再次回到紫禁城,处理其他方面的日常政务。
批阅需要自己决定的重大事情,也了解大明各地主要工程建设的进度。
能够看到的最多的事情,就是各地又建设了多少煤矿,多少纺织厂、多少面粉厂,主要的铁路建设进展到什么地方了。
稍微特殊一点的情况,诸如山西和陕西的煤代柴工程初见成效了。
山西和陕西本来就煤矿众多,有蒸汽机作为动力全力开发各地的煤矿,普及煤炭的速度比其他省份要快的多。
从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七年多了,确实也差不多该看到效果了。
按照当地官员的汇报,由于供应煤炭并限制砍伐和放牧,夏天的黄土高原上的很多地方已经是绿油油的了。
根据黄河下游的监测站获得的数据,黄河的泥沙含量已经开始有降低的趋势了。
除了本土之外,澳洲、北美、非洲的消息,也经常出现。
澳洲移民总人口已经破千万了,澳洲整个大陆的勘探也基本完成了,所有的土著都已经被集中管制起来了。
朱简烜在两年前就已经下令,逐步减少前往澳洲的移民数量了。
澳洲的土地承载力虽然确实不高,但是生活一亿人估计也是没问题的,关键是现在澳洲已经是大明囊中之物了。
其他的国家已经没有与大明争夺澳洲的可能性了。
大明移民的数量,也已经是澳洲土著的二十倍以上了,可以完全压制土著。
所以现在已经没必要继续主动向澳洲输送移民了,作为重要资源的移民应该更多的前往非洲和北美。
非洲大开发开始到现在已经六年了,大明对外姓藩镇的财政支持已经降低到百分之四十了,四年之后就会正式结束了。
而带着为他们自己开拓新领地心态的藩镇,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面也确实都有不小的斩获。
现在整个非洲大陆内陆的地理情况已经基本摸清楚了,各个藩镇都在持续征服和控制非洲内陆的土著国家。
预计最多再有十几年,就能将整个非洲吞并,变成大明藩镇的天下。
不过非洲的土著的数量太多了,这时候撒哈拉以南估计有五千到六千万人,需要足够的大明本土移民镇压。
未来至少要送过去数千万大明移民,才能真正掌控这块富饶的大陆。
所以移民不能浪费了澳洲上了。
由于确定了北美的开发方向,所以过去的三年里面,大明对前往北美的移民的安排做了调整。
未来的北美中都,现在的太平卫周围,移民数量从十万迅速增加到了五十万,在周围开荒并负责太平卫工业基地的建设。
白虎湖(密歇根胡)西南部,移民数量从十万增加到了二十万。
在这个非常适合开荒的地方开荒种田,同时负责挖掘连接白虎湖(密歇根胡)与汉河(伊利诺伊河)的直通运河。
新运河设计水深为五米,预计未来三年内能够完工。
青龙湖的东南侧,新建的青龙卫屯田区,现在聚集了二十万移民,开荒的同时负责修建青龙湖大堤。
青龙湖大堤是现在北美大陆上最大的工程,现在大堤侧面的辅堤,也就是位于原有湖岸上的河堤,已经基本完工了。
拦截青龙湖出海航道的主堤,也就是老河(圣劳伦斯河)主航道里面的大堤,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完成。
青龙湖(安大略湖)和朱雀湖(伊利湖)之间,原有的龙雀卫移民数量由十万增加到了二十万。
在当地继续开荒的同时建设的以龙雀河卫基础的船闸运河。
设计是建设四道大型船闸,在青龙湖水面上升到一百三十米之后通航。
现在已经完成了龙雀河的截留,以及第一道船闸的建设,预计能够与青龙湖大堤同时完成。
玄武湖(苏必利尔湖)旁边的铁矿区,在过去三年也建成了一个新的居民点,聚集了十万移民开荒的同时开发玄武湖铁矿。
玄武湖铁矿在去年就已经投产,现在蒸汽船可以载着铁矿顺着玄武湖、白虎湖、汉河、大河、美河航道抵达太平卫。
太平卫的大型钢铁厂在今年年底正式投产了,同样重要的蒸汽机工厂也开始试生产了。
太平卫、白虎湖畔、龙雀河畔三个地方本来都有小型造船厂,原来是用周围的木材建造木质运输船。
现在开始逐步给这些船只安装蒸汽机了,未来可以直接建设钢壳的蒸汽船了。
看着各方面汇总到自己面前的信息,朱简烜就感觉整个世界充满了非常严重的割裂感。
单就大明内部而言,自己直接率领的工程院和科学院,已经在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落地了。
大明朝廷和军队使用的技术,稍微落后于最前端的技术,但也是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。
留声机、放大器、电广播、照相机早就有了,电报、电话、电灯也正在迅速普及,正在进入类似于二十世纪初的时代。
但是大明民间的建设,大部分还集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。
民间百姓能直接体验到的新事物,主要是煤铁矿、钢铁厂、纺织厂、面粉厂、铁路和火车。
近似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况,与军方和朝廷之间差了半个世纪。
电报和内燃机这些新东西,供应军队和朝廷都还不够用,短时间内还到不了民间。
就算是给民间使用,也是先从屯田卫所开始,而不是自由市场上。
没有朝廷的特别规划的偏远或者内陆地区,现在仍然跟农业和手工业时代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毕竟,在二十年以前,大明也只能算是一个局部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农业国。
就算是有自己这个“先知”引导工业化,但工业建设需要的时间也要以十年为单位计算。
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真正落实到民间,让整个大明真正进入工业社会,可能还需要二三十年的建设。
主要是现在的大明实在太大了,就算是本土都实在太大了,从南到北的修建一条铁路都是超级工程。
不过当大明真正进入工业时代,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真正铺展开的时候,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应该也才刚刚落地。
届时大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,相比欧洲国家会领先了几十甚至上百年。
他们现在连蒸汽机和蒸汽帆船都还没有呢,除了英国之外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没有真正启动,还处在手工业和农业时代。
至于非洲和美洲土著就更加不用考虑了,他们不会有自己的独自发展的未来了。
有自己这个穿越者直接影响,大明的技术迭代速度太快,未来大明与其他国家的技术鸿沟,应该会非常的夸张。